蘇聯入侵阿富汗期間,使用一種塑膠外殼的小型地雷。由於顏色鮮艷,外型奇特,常被當地小孩拾起玩弄,造成傷亡。於是有玩具地雷的稱號。
假如你是戰爭期間的阿富汗人,你看到小孩從地上揀起玩具地雷要玩,你要如何處理?
一般有三個選項:
第一,馬上告訴他,不要動那個東西。很危險。
第二,不要跟他講。就在旁邊看。
第三,跟他講這是很危險的東西,但是好好拆解。裡面的炸藥賣給游擊隊,還可以賺錢喔。
我們也很明白該怎麼選。
那就是第一個。
選第二個,未免過於殘酷。
第三選項,有點異想天開。
但在投資世界,類似的狀況,人卻有很不一樣的反應。
有些投資工具很明顯就是金融界的玩具地雷。看起來可以”玩”,但對大多參與者的財富會造成嚴重破壞。
譬如投資熱門主題的高費用主動型基金。範例,金融海嘯前的世界礦業基金。
譬如根本沒有投資價值的標的。範例,恐慌指數ETF。號稱可以對市場大跌進行避險。結果投資人赫然發現,它本身就是最大的恐慌來源。
假如你有點理財知識,你看得出來,你會怎樣處理?
第一,警告投資朋友。不要碰。
第二,默不作聲。
第三,故作中性的說,”再爛的東西,大跌的標的,也有人從中賺錢。”
假如你因為自身擁有的知識而有點責任感,你會選第一個。
第二選項是很多人的選擇,不要出頭。不會有人理你。旁人的損失,自己避開了,是自己財富勝過他人的機會。也不會得罪發行金融地雷的既得利益者。
第三看似中庸,其實就有點糟糕。常見的類似說法如下:
“不需要批評其它的投資方法啦。再爛的東西,也有人賺到錢。”
“還有有”高手”可以從中賺到錢啊。”
這些說法就像一個阿富汗人說:
“蘇聯地雷也未必是壞事啊。還是有高手可以從中取出炸藥來用,還是有小孩成功的把它用做玩具,卻從沒有引爆。”
這種看似”尊重所有工具與方式”、”敬重高手存在可能”的高大尚說詞,仔細想想,其實意涵相當糟糕。
首先,對於受害者,這很冷血。言下之意仿佛是說:”你們就是不夠聰明,不會操作,才會落得如此下場。”
什麼時候,小孩被地雷炸傷不是敵軍的錯,是小孩不對?
什麼時候,被爛金融工具傷害,不是業者的錯,變成是投資人不對?
再者,這等於是默許或甚至認同投資界中爛工具的存在。畢竟還是有人可以從中得利啊。都有人採取這麼’正面”的觀點,業者繼續發行爛工具壞產品,還有什麼需要顧忌的呢?
什麼時候,你會允許敵軍在你的家園遍布地雷?反正對某些能力高超的拾荒者有利。
什麼時候,投資人會同意業者在投資世界布滿低劣的投資工具?反正也有”高手”可以從中獲利。
只要有一點點好的可能,儘管為害甚烈,還是要保持鼓勵的態度。
這個邏輯會不會太奇特?
最後,這會鼓勵人去當”高手”。能從爛東西獲利,那是真的厲害。
什麼時候,你會允許自己的小孩去撿地雷,然後試圖拆解利用?
什麼時候,投資人要證明自己,就是要學會用爛投資工具從中獲利?
一個看似無害的言論,其實太多時候,都是一些聰明人的自保之道而已。但同時,他能說自己無愧於自身的投資知識嗎?
我的個人選擇是第一個。假如看到爛的東西,我會寫文章講。
有時候會講得很累。該懂的目標族群還是不理會,或是遭到業者的負面應對。
我覺得自己看得出來,卻看到投資朋友一直上當,我會很不舒服。
我也認為一個專業,不是用自己的專門知識服務大眾,卻是利用大眾與自己的知識落差來利用投資人,從投資人身上刮取財富,是枉顧道義的事。
說”東西沒有好壞”、”任何工具都有其存在的目的”、”任何投資方式都有獲利機會”,而忽略某些產品,某些投資方法會對大多採用的人造成財富嚴重減損。你就會看到市面上,爛東西肆無忌憚的被推出,被廣告。
當然這是我個人的選擇。我無意站在道德高點去指點他人。假如你看得出來,你選擇不說,或是故作中性,那是你的個人選擇。
只是我私心希望,人會互相幫助。
我可以在我有深入瞭解的地方,指出一些陷阱在那裡。我也希望有天,在其它我不是那麼瞭解的領域,在我就要拾起玩具地雷時,可以有這個領域的專家,出聲警告。
我希望這是一個溫暖互助的社會,不是一個等著看別人發生不幸的冷漠世界。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9萬的網紅柴鼠兄弟 ZRBro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隨著指數不斷創新高,很多人總是一邊追高 又一邊懼高🤣,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冒出幾個ETF泡沫的傳聞,繪聲繪影煞有其事,我們也被焦慮的網友留言問了好多次😂 ✴️尤其是在金融海嘯一戰成名的大賣空之神,在去年又浮出水面提出二個重磅警告,一個是 #定價扭曲 另一個則是 #流動性風險,直言 #指數投資 簡直是...
主動型etf 在 綠角財經筆記 Facebook 八卦
本文整理目前(2021二月),台灣市場全部掛牌的ETF名稱,代號,與2020年全年內扣費用。
讀者朋友可以在原文中用"CTRL+F",直接找到自己想知道的ETF資訊。
表格會列出該ETF的名稱,代號,2020全年內扣總開銷。
內扣總開銷數字假如有*記號,表示該標的到2020年底成立未滿一年。顯示的是不到一年的運作費用。
譬如國泰台灣5G+ETF則是在2020十二月10號才上市。0.15%的內扣總開銷,其實只是十二月一個月的運作費用。
另外,永豐台灣加權ETF(006204)內扣總開銷高達1.62%。一支指數化投資工具收取近似主動型基金的費用,會讓其使用價值大幅降低。
富邦台灣中小ETF,完整名稱”富邦臺灣中小A級動能50ETF基金”,全年內扣總開銷2.54%。2019這隻標的的內扣費用也高達2.45%。這是相當高昂的收費。
群益NBI生技、國泰標普低波高息、國泰中國A150、富邦中證500這四支ETF的全年內扣總開銷都超過2%。
千萬不要看到ETF,就自動以為是低成本的投資工具。內扣費用媲美主動型基金者,所在多有。
全部二百多支ETF的內扣總開銷列表,請見今天文章:
https://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21/02/etflist-of-all-etfs-in-taiwan2021.html
主動型etf 在 股癌 Gooaye Facebook 八卦
Catherine Wood 掌管的 ARK-invest ETFs 最近在震盪的市場裡仍然持續上漲,許多人因此放棄掙扎,把部位交給乾媽,形成「阿姨我不想努力了」的熱潮。而這種熱潮是種世界現象,大家都把錢塞給 ARK 不是只有台灣人,也進而推升了 ARK 的 AUM 管理資產總值,讓 ARK 變成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主動型基金。
昨天彭博分析師 Eric Balchunas 推了一系列類似唱空警訊的貼文,接著 Zerohedge 網站轉貼後,相關討論開始湧現,幾個要點討論。
1. ARK 的單日交易量來到 2B,這是年初均量的 45 倍。
- 績效好人人追捧或拿來炒短。附圖拿 ARKK 舉例,可以清楚看到交易量從三月股災之後爆升,這也是差不多 ARK 開始走紅的時間點。
2. ARK 的規模太大了,比其他 240 個主動型 ETF 加起來還大。
- 一樣是績效好導致必然現象,目前 ARK 的規模來到 $18.4B。購買 ETF 的人增加,ARK 會去市場上買進對應的成分股,接著發行更多的 ETF 來賣。在這個循環之下,一個績效好的基金本來就會越來越大。
"前面這兩個都是資優生的副作用,不是只有 ARK 才會發生"
3. ARK 規模變大後開始得買進大型股,中小型股比例變小。
- 根據 Eric Balchunas 提供的圖片,ARK 的標的 Big Cap 顯著增加、Mid Cap, Small Cap 則降低,一般來說 Big Cap 指的是 >$10B、Mid Cap 是介於 $2B-$10B、而 Small Cap 為 <$2B。我看 ARK 內 Big Cap 成長部分是歸因於投資的標的剛好從 Mid Cap 漲成 Big Cap 所致,今年翻倍的股票太多了;另一部分當然就是 ARK 投資團隊也發現自己變大了,就像 180cm 的大漢你發現你跳進去小朋友塑膠池會把水都擠出來變成你自己的形狀,當然要去大泳池。此外因為配置裡的大市值公司變多,相對地可以期待未來的績效就不會這麼暴力了,中小型股還是比較活潑。
4. ARK 是許多中小型股的大股東
- 這點是實在隱憂,其中又以生物科技類股最為嚴重,比方說 CRISPR Theraputics, Editas Medicine, Invitae 等等,這些都是 ARK 為 10% 以上大股東的地方。隱憂在於大量的人購買 ARK,若 ARK 選擇的標的是大型股,那充其量就像是 0050 之於台積電,就算 0050 被爆賣瘋狂贖回,對於台積電每日的成交量來說還是很小的數字,於是不會造成對應成分股價的波動。
但 ARK 如果今天遇到瘋狂贖回要賣出對應成分股,這些 ARK 持股比例特高的中小型股票,就會遇到流動性的問題:賣的人太多、接的人太少。你可以想像一個持股大於 10% 的大股東瘋狂倒貨嗎?那畫面是很可怕的。
看下來有立即危機的其實就是第四點,而且潛在最大受害者不只是 ARK ETFs 的投資者,還有那些股票的股東,可能會在一次的空頭回調造成帳面上鉅額的虧損。而這虧損不是來自於什麼基本面壞掉或是市場下調估值,最大原因單純是流動性枯竭的爆殺。所以市場上的主動選股者其實是該看看最近自己股價被推升到充滿黑人問號時,是不是因為 ARK 的快樂夥伴導致的?若是,那等 party 結束,可能會有殺回原點不只的可能性。
---
結論:大家想問的問題估計八九不離十是那 ARK 該不該跑?但老實說上述的內容並不陌生吧,大賣空的 Dr. Michael Burry AKA 卡珊卓其實之前講的就差不多是這樣的事情,節目裡我也聊過。「客滿電影院發生火災、但出口就只有小小的一個」,只是當時 Burry 博士是用來形容被動基金,而我的評語是「不夠精準、不是立即危機」,理由為被動基金還沒有大到市場上人人都有,且成為各大類股的主要大股東。
但相對的,持有很多小型股的 ARK 其實是可以被套用在 Burry 博士形容的危機裡的,當今天遇到空頭反轉,ARK 確實是市場上可能人踩人的熱點之一。大量的人賣出 ETF > 對應成分股被 ARK 拋售 > 對應成分股流動性枯竭大崩 > ETF 變成溢價 > 更多人賣出 ETF,然後循環。
鬼故事說完了,但如果你有謹記我節目裡很常跟大家提到的,ARK 我是把他和 QQQ、各式主動選股配置等放在一起的,也就是高波動性標的,常常會建議大家不要買到佔配置過大。若有聽進去,那沒什麼問題。就像有些人配置個位數 % 數的 BTC,風險大啊,但相對的也有豐厚報酬的期待可能性,這沒有對錯。
若真的怕了,那可以現在離場,反正歷史新高隨便賣都賺錢。對於任何看空的言論,我的看法都是「不要恥笑、認真評估」。市場裡最忌文人相輕自以為自己最聰明,我們多看多聽一定是有幫助的。而看空者最後看走眼的故事我也分享過一堆了。至於嘲笑 ARK 散戶也沒什麼必要,人家今年算是大贏家,反正投資各做各的,再怎麼專業的人士也會翻船。
最後祝大家整理出睡得著的配置,2020 對散戶投資者來說確實是很舒服的一年。
參考資料:
https://twitter.com/EricBalchunas
https://www.zerohedge.com/markets/ark-funds-could-become-victim-their-own-success-bbgs-balchunas-says?fbclid=IwAR3l_PlcW2uY_IOZcKj1DNVoC8vyjcR1e2MRbYhBvqckwKmSlywP0Z37xj0
主動型etf 在 柴鼠兄弟 ZRBros Youtube 的評價
📈隨著指數不斷創新高,很多人總是一邊追高 又一邊懼高🤣,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冒出幾個ETF泡沫的傳聞,繪聲繪影煞有其事,我們也被焦慮的網友留言問了好多次😂
✴️尤其是在金融海嘯一戰成名的大賣空之神,在去年又浮出水面提出二個重磅警告,一個是 #定價扭曲 另一個則是 #流動性風險,直言 #指數投資 簡直是2008次貸泡沫的翻版😱。因此目標最大的0050和0056也免不了被拿出來做各種聯想🙈🙉
✅結果柴鼠仔細深入研究比較,得到三個發現🤓,如果你也默默在擔心這些泡沫傳說🛁,非常建議你一定要看這一集破解的FQ🔑
✳️一個很複雜一個完全不複雜😑
✳️純手工動畫又做好久😪
✳️是在哈囉沒錯🥶
🔴片後補充1:我們希望討論的是「台股ETF」是否為台股泡沫或扭曲股價的原因,並沒有說「美股ETF」或各種跨國基金對台股沒有影響力。外資佔台積電七八成,其中不乏各種被動管理的基金或ETF,意思是說,這些大外資對台積電才是真正的要角,可惜我們統計不出外資成分有多少是主動或被動,不然應該可以做進一步的研究。
🔴片後補充2:並不是說買ETF保證安全絕對不會跌喔,講更殘酷一點的情況是「跟漲就跟跌」。現在股市大多頭指數一直翻倍,ETF就跟著指數翻倍,但要是哪天指數腰斬,ETF當然就會跟一起腰斬,這不用懷疑也毫無懸念,就是一起下去!因為買ETF就是買指數,它不是主動管理,也不存在人為避險的條件,這是ETF和主動型基金最重要的差別,也是ETF投資人都需要具有的心理準備喔。
【跟著柴學FQ 做自己的提款機】
⭐️連續12週(4/2~6/24)蟬聯誠品書店財經/商業暢銷榜冠軍
⭐️博客來全館即時榜、商業書籍榜、7日/30日暢銷榜、新書排行榜冠軍
⭐️2020上半年MOMO網路書店暢銷榜Top7
🍎博客來 https://reurl.cc/8GnRXy
🍎誠品 https://reurl.cc/Kkj5lq
🍎金石堂 https://reurl.cc/z8zLp6
【不用花錢也可以贊助柴鼠】
https://youtu.be/DGV964Fks2s
【訂閱柴鼠也是一種鼓勵】
http://bit.ly/2INZTDI
【柴鼠兄弟相關頻道】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柴鼠兄弟ZRBros
FB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zrbro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zrbros/
【聯絡柴鼠】
e-mail:[email protecte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jEt4dwr2XI/hqdefault.jpg)
主動型etf 在 柴鼠兄弟 ZRBros Youtube 的評價
🕑十年以前,如果不知道該怎麼投資,多數投資人願意付出高昂的費用,尋求主動型基金的積極操作。➡️十年之後的現在,時間不斷地證明市場終究難以打敗,越來越多投資人發現,如果還是不知道怎麼做,只要傻傻跟著指數走,大部分的時候都不會錯😃。於是透過ETF進行被動投資 逐漸成為最近幾年一股不可忽視的投資主流。⭐️
✴️隨著AI智能理財不斷推陳出新,現在只要用台幣銀行帳戶,也可以定期定額買美國ETF🇺🇸,還會自動調整股債配比,而且手續費0%、信託管理費也0%。想投資美股ETF又沒時間盯盤下單的投資人,永豐銀行的ibrAin會是很方便的工具😃
➡️永豐銀行ibrAin https://reurl.cc/jda2ep
➡️立即試算 https://reurl.cc/W4ygo9
✅給你回測到1929年📈
✅2019年底前連帳戶管理費都免
#永豐銀行ibrAin #智能理財 #美國ETF
【不用花錢也可以贊助柴鼠】
https://youtu.be/DGV964Fks2s
【訂閱柴鼠也是一種鼓勵】
http://bit.ly/2INZTDI
【柴鼠兄弟相關頻道】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柴鼠兄弟ZRBros
FB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zrbro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zrbros/
【聯絡柴鼠】
e-mail:[email protecte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YmR3h2frSQ/hqdefault.jpg)
主動型etf 在 Introduction Youtube 的評價
《理財幼幼班系列》理財投資關鍵字- 這集聊到的是ETF與基金這兩個專有名詞喔! :) 我們常常聽見銀行理專提到這些名詞,但是你真的了解是甚麼嗎?記得先了解什麼是股票,才比較能聽得懂這集喔!主動型與被動型投資的觀念,以後再來分享給大家。 :)
了解基金的本質就是一籃子股票,所以它的風險其實與股票相當,差別只是在於有職業的基金經理人為你操作,但是遇上金融海嘯型的系統風險,不論再強檔的基金,都很難平安下莊的。
發現在分享投資理財時,有許多人遇到的障礙是不知道從何開始?當我們在聊到技術分析、價值分析、財務報表時,有的人可能連股票是甚麼都還不太清楚,因此,開啟了一個理財幼幼班系列,幫助大家一起釐清專有名詞的觀念,也幫助蕾咪重新複習並且理解這些名詞的本質。
---
可以看到更多理財文章!
觀察蕾咪旅遊部落格→ https://ramihaha.tw/
想找蕾咪FB留言聊天→ https://fb.com/ramihaha.tw/
想看蕾咪IG限時動態→ https://www.instagram.com/ramihaha/
訂閱蕾咪PressPlay專業知識服務→ https://app.pressplay.cc/CFP
歡迎有更多的理財問題,可以留言跟我說,
我會挑選適合的問題,錄製更多教學影片囉!
希望從這理財的小小習慣去改變我們彼此的生活啦!
歡迎訂閱蕾咪的頻道喔!!!!
---
拍攝地點:Check-Inn旅館 (行天宮站旁)
→點我觀看飯店 http://bit.ly/2wtgSHy
※這不是商業影片! ^^
※This is NOT a sponsored Video.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tOzpTrHE_U/hqdefault.jpg)
主動型etf 在 槓桿型&反向型ETF) | 夯翻鼠FQ12 投資理財- YouTube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