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的殯葬革命
(本文刊登於12\28聯合報名人堂)
文:李清志
近年來,台灣的殯葬文化已經與房地產市場文化掛勾在一起,不論是在販賣陽宅或是陰宅上,建商都處心積慮地,希望在有限的土地上,謀取最大的利益;因此當土地資源有限時,就只有朝高層化去發展,所以在人口密集的精華區,就常出現高層化的住宅大樓,而郊外青山綠水之間,也常看到有高聳的靈骨塔建築。
這些靈骨塔建築,一方面解決了墓地不足的囧境;另一方面,也因為在中國傳統建築文化裡,建塔具有「鎮邪」的功用,因此還算是受到國人的接受,只不過在美麗的大自然山水之間,出現一幢幢巨大高塔的身影,總讓人有煞風景的感覺。
曰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最近受邀在台灣設計一座現代化的靈園,這是他首次進行的大規模靈園設計,也是他在台灣地區最戲劇性的建築作品。邀請建築大師來台設計靈園,自然有其商業考量,但是挾建築大師的名氣,也可以藉此推動台灣殯葬文化的革命。
尊重大自然的安藤先生並沒有令人失望,他提出了一座稱為「光之殿堂」的靈園建築,整座建築朝地底發展,等於是將靈骨塔地下化,避免了高聳靈骨塔破壞了整個自然山林景觀。整座靈園建築在地面上是一座巨大的圓形水盤,水盤中心有一圓形孔洞,讓光線從這圓孔中射入地下建築內部,塑造出有如羅馬萬神殿戲劇性的光影效果,也避免了地底建築陷入一種陰森的可怕境地;在建築內仰望天頂的柔和光線瀉入,讓整個空間充滿精神性的美感!
最令人醉心的是,整個靈園建築被一整片的櫻花樹林所包圍,三芝地區的三元宮在春天日本吉野櫻花盛開,總是吸引成千上萬的遊客前來,證明這個區域的確適合栽種日本櫻花。在靈園周邊遍植日本吉野櫻,當春天來臨之際,燦爛的粉紅櫻花花海包圍靈園建築,猶如置身天堂異境,比起傳統清明節掃墓,除草砍樹,放火焚燒的場景,更為環保與優美。
其實東京市區許多墓園都種植櫻花樹,每當櫻花盛開,整個墓園變成賞櫻最佳的場所,包括青山墓園、谷中靈園,以及雜司谷靈園等,都是賞櫻的好地方。我喜歡在春天漫步墓園賞櫻,看著櫻花花瓣飄落墓碑上,總會讓人產生一種對生命的哲學思考;看著墓園裡的燦爛櫻花,感受人生的短暫美好,你會學習更努力去珍惜僅存的生命,花時間在比忙碌賺錢更有價值的事物上。
同時也有9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2萬的網紅老外看中國、老外看台灣 | A Laowai's View of China & Taiwan | 郝毅博 Ben Hedge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日前《人民日報》的北京新辦公大樓,「一柱擎天」的詭異造型,成為網友們熱議焦點。連外國媒體也開始關注,越來越「驚世駭俗」的中國現代建築。中國究竟還有哪些奇怪的醜建築?請看本台英國主持人郝毅博評選的「中國十大醜建築」。 按讚加入主持人郝毅博Facebook,一起討論中港台時事新聞! https://...
「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中國傳統建築文化 在 李清志 Facebook
- 關於中國傳統建築文化 在 老外看中國、老外看台灣 | A Laowai's View of China & Taiwan | 郝毅博 Ben Hedges Youtube
- 關於中國傳統建築文化 在 老外看中國、老外看台灣 | A Laowai's View of China & Taiwan | 郝毅博 Ben Hedges Youtube
- 關於中國傳統建築文化 在 Dd tai Youtube
- 關於中國傳統建築文化 在 中國傳統建築文化 - 求真百科 的評價
- 關於中國傳統建築文化 在 中國建築結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中國傳統建築文化 在 中國建築結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中國傳統建築文化 在 老外看中國、老外看台灣 | A Laowai's View of China & Taiwan | 郝毅博 Ben Hedges Youtube 的評價
日前《人民日報》的北京新辦公大樓,「一柱擎天」的詭異造型,成為網友們熱議焦點。連外國媒體也開始關注,越來越「驚世駭俗」的中國現代建築。中國究竟還有哪些奇怪的醜建築?請看本台英國主持人郝毅博評選的「中國十大醜建築」。
按讚加入主持人郝毅博Facebook,一起討論中港台時事新聞!
https://www.facebook.com/benhedgesntd
訂閱《老外看中國》頻道,觀賞最新有趣分析影片!
http://www.youtube.com/user/Laowaikanzhongguo
Hello大家好! 我是郝毅博,前陣子有棟中國建築在全世界都很紅,沒錯,就是這棟造型有點滿尷尬的大樓。這棟建築物讓我對中國的現代建築感到很好奇,上網研究了一下,發現這種網友們所謂的中國醜建築還真的非常多,今天我選了前10名我覺得最經典的和大家一起分享。
首先是第十名,有兩位,分別是瀋陽的方圓大廈和廣東塑膠交易所,這個靈感應該是來自於中國的銅錢,不過外國人看到應該是會想到警察最愛吃的甜甜圈。
第九名,安徽淮南的奧林匹克公園,老實說,像賣酒的公司做成這個造型我可以理解,甚至茶文化博物館,要做成茶壺,好,都沒關係,但一個奧林匹克公園裡的建築為什麼要做成酒瓶?很多運動員比賽期間不是禁酒的嗎?
第八名,雖然開發商表示這棟建築的設計概念是來自於蘇州的水陸城門,不過大家應該和我想的都一樣,這就是一件站在空中的大褲子嘛!
第七名,西安新法門寺,前面這個奇怪的幾何造型是雙手合什的手勢,我覺得比較像七龍珠裡天津飯的氣功炮。
第六名,河北的元寶塔和邯鄲的元寶亭,又是錢,但這次比較好,剛剛只用了一個古代的penny,一文錢,太cheap!這次用了元寶,比較有發財的感覺。
第五名,我們沒有搞錯,這不是美國國會大廈的照片,這是山寨版,它其實是阜陽的政府辦公大樓,這棟大樓上榜的原因除了它copy國會大廈以外,其實也反映了中共官場的腐敗程度,當地在中國是國家級的貧困縣,但即使如此,當地官員不好好思考怎麼改善人民生活,卻把錢花在這種地方。
第四名,埋在土裡的玉皇大帝,後腦勺還可以住人。好了,來到前三名,第三名,世博中國館,大家覺得是像古代的官帽,還是一個超級大火鍋?
第二名,站在城市裡的福祿壽三仙,北京天子大酒店,不想再嘲笑他們了,因為這三個神仙被蓋成飯店後已經當選最醜建築太多次了!不過他們最近應該很高興,因為終於可以讓最醜建築的冠軍寶座,沒錯!我選的第一名就是剛剛才提到的「人民日報大樓」,首先來看看美國的脫口秀主持人是怎麼說的。
其實我第一次看覺得他有點在模仿英國的Swiss Re Tower,但就算是模仿,也很失敗,因為Swiss Re Tower外觀怎麼看都像一個優雅漂亮的玻璃子彈,但人民日報,我不知道,可能是想反應中共官場的習慣吧。
我還是比較欣賞傳統的中國古代建築,這些古代建築,除了外觀典雅,而且通常和中華文化的傳統內涵,有著很深的聯繫。
不過大家知道嗎?現在的中共政府,除了愛拆老百姓的房子,也很愛拆中國古代建築,在北京住了十年的美國作家梅英東說,中國是在「毀滅性發展」,真的,蓋醜建築就算了,連漂亮的建築也要拆?希望以後中國的skyline,不會只剩下大褲子、男生女生、被埋在土裡的玉皇大帝,還有三個看起來像玩具的神仙。好的,今天就到這裡,我們下次再見! 中国 新唐人

中國傳統建築文化 在 老外看中國、老外看台灣 | A Laowai's View of China & Taiwan | 郝毅博 Ben Hedges Youtube 的評價
在中國,看到「拆」這個字,很多人一定覺得不陌生。最近在大陸,就有民眾爆料,表示竟然發現疑似當地官員派人拆除長城上的烽火台,連有幾千年歴史的文化古蹟也難逃拆遷之手,讓老外主持人郝毅博感到非常吃驚,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怎麼說的。
按讚加入主持人郝毅博Facebook,一起討論中港台時事新聞!
https://www.facebook.com/benhedgesntd
訂閱《老外看中國》頻道,觀賞最新有趣分析影片!
http://www.youtube.com/user/Laowaikanzhongguo
萬里長城,中國最偉大的建築工程,一條盤旋在神州大地的巨龍,也是世界現代七大奇蹟之一。每個中國人都會把它當作很重要的中國文化遺產,對不對?錯!
最近有大陸民眾向媒體爆料,說河北撫寧縣有村民發現一群人竟然在拆萬里長城的烽火台,然後這個村民馬上就打電話檢舉了,沒想到過了幾天,這些人又跑回來,還一鼓作氣把那邊的烽火台除了基座以外,其他全部拆光光。
大家知道,烽火台在中國古代,是在有敵國軍隊侵略的時侯,點燃烽火來警告遠方的人。當然,如果你有看魔戒,就知道不只有中國會這麼做。結果現在烽火台沒了,以後如果「蠻族」打過來,怎麼警告後方的軍隊?當然這個是開玩笑的,不過記者去採訪當地官員時,他的回應卻是:「被拆的不是烽火台,烽火台以前就拆了,被拆的是土堆。」
不管這個烽火台是什麼時候拆的,總之現在是不見了,這個事件可以說明了中共政府對帶中國古代文化遺產的一個普遍態度。比如說文革的時候,中共把白馬寺的十八羅漢拆了,結果後來柬埔寨流亡君主西哈努克指名要看時,周恩來才趕緊把別座寺廟的十八羅漢運過去,弄個山寨版的白馬寺,騙騙那個老外。
還有,花了上千億人民幣建造,現在卻被很多專家認為是個錯誤的三峽大壩,在修建的過程中有1,300座古蹟被淹沒。看看這個石寶寨,這是它之前的照片,本來中共當局要讓水淹沒它,但因為人民的反對,他們蓋了這個又大又醜的水泥牆防水。
除了古蹟,人住的地方也是很難逃避拆除的,而且這些強拆,很多都是非法的、暴力的,我在3年前就採訪到了這位在聯合國對面向中共抗議的、被強拆的中國難民。
許先生:
「由於沒有談好,三天以後,就派了黑社會來砸我的房子。就派這麼多人來砸我。」
結果許先生的房子被拆掉了。無論是拆除古蹟或人的房子,如果在英國或美國發生一樣的事情,一定是個國際性的醜聞。啊,羅馬人蓋的Hadrian's 牆,我們這裡蓋一個停車場,拆掉吧!大笨鐘,我們這裡要蓋倫敦奧運的體育場,拆掉!啊,紐約的Bronx, 這裡住很多人,但是我們開發生跟紐約市政府的關係很好,所以拆掉所有的房子,沒問題。有名的Rushmore 山,我們這裡要放水庫,用水發電,淹沒沒問題!
OK,蓋一個水泥牆吧!
當然這種事在國外很難發生,也絕不可能像現在中國這樣,是個普遍現象。那為什麼在中國會發生呢?我覺得是因為中共在文革時期摧毀了中華文化、摧毀了古蹟,也摧毀了中國人的基本道德,所以雖然文革已經結束,可是中共的官員已經失去了對文化、對傳統的尊敬, 所以這種事情才會一直發生。很多中國大陸的網友都懂、甚至親身經歷被強拆民眾的痛苦,也懂得文化遺產的重要,那官員你們為甚麼不懂呢?今天就到這裡,我們下次再見。

中國傳統建築文化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陽朔西街,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陽朔縣的一條步行街。位於陽朔古鎮中心,寬約8米,長近800米,略呈東西走向,東到濱江路,西到蟠桃路,中間與縣前街、城中路交匯。歷經1400多年,是陽朔最古老最繁華的街道,也是陽朔重要的旅遊景點之一。明城牆、碑刻、古寺、古亭、名人故居、紀念館等這些古老的建築保存皆較完整。西街,曾是孫中山先生演講的地方,藝術大師徐悲鴻也曾居於此,15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曾在此留下足跡。590年(隋開皇十年)設置陽朔縣時,縣城就已有一條長約200米、寬約5米的街道。當時街上只有幾家經營日用品的店鋪,居民大部分是農民。西街真正始建於1674年。早期的西街不長,得名緣於其地理位置。陽朔縣城在元代至正年間築成石頭城牆後,以縣衙前的街為署前街,與從東到西的一條橫街相接,往南至碧蓮峰下一段則為小巷,東邊一段通灕江邊城牆,與南街相接,後來把這一帶通稱為十字街,往西街一段最長則叫西街。當年的十字街部分是縣城繁華的商業中心,四大商家各踞十字路口一角。這裡有經營日雜煙酒的萬利祥,有經營南貨土產出名的陳公興,另有蒲同昌和元安商號,都是實力雄厚的粵商。另外本地商家劉來興等,他們對陽朔的經濟生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抗戰勝利後,十字街商業中心逐步走向衰落。後來,修了桂林至荔浦的公路後,西街人為了出城方便將城牆拆開一段直接公路,並在旁邊修建有最早的汽車站。並把東邊直到西城邊的一段改稱西馬路。新中國成立後一直叫西街,只是文革期間因避忌“西”字而改稱東風路,取其“東風壓倒西風”之意,直到1982年才得以恢復舊名。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陽朔對外開放,西方遊客發現了西街,同時,他們對當地古樸典雅的民居和傳統文化、民風民俗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從此,每年到西街觀光、休閒的境外旅遊者超過數十萬人次。他們有住幾天、十天半月的,也有住一年幾年的,有的乾脆在西街成婚、開店。西街成了中西文化交融的“洋人街”,超越地域的“地球村”,規模龐大的“外語角”。陽朔西街全長近800米,大理石路面,呈彎曲的S形,房屋建築古色古香,地方特色濃厚。用本地產的檳榔紋大理石鋪成,暗青油亮,兩旁是清代遺留的低矮磚瓦房,白粉牆紅窗,透著嶺南建築的古樸典雅。西街的建築大都是六七十年前的老房子,也有一些是明清時期的,所以歷史比較久遠。西街的街道用大塊的石板鋪成,也頗有歷史韻味。1984年經初步改造,建成了古樸典雅的旅遊文化街。1999年到2004年,陽朔縣又完成了保護性整治,使整條街道建築凸顯出“小青瓦、坡屋頂、馬頭牆、木門窗、吊陽臺”式的桂北民居特色;與桂花街組成並行的步行街,頗具特色。戰時駐桂林的美英盟軍人員也經常到陽朔來,西街成了多國人員的集散地。當時的陽朔縣城由人口由2500多人猛增至10000多人。這是陽朔西街在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解放前,何香凝、柳亞子、郭沫若、茅盾等一大批革命者及文化名人都到過陽朔,藝術大師張大千、徐悲鴻、齊白石、黃賓虹都在西街住過,創作了大批山水畫。從50年代至今,將近有40多個國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腦到西街參觀遊覽,美國前總統卡特夫婦還騎自行車在西街觀光。歷史上的西街除了幾家店鋪外,居民大多數是農民,相當長一段時期保持著“半是鄉村半是店,可為生意可為耕”的半商半農狀態,使西街人形成了城裡人豁達和鄉里人忠厚的雙重性格。西街,已經成了陽朔主要的旅遊服務街,街中有眾多的工藝品店、書畫店、旅館、咖啡廳、酒吧、中國功夫館。但西街人仍保持著忠厚淳樸的品格。

中國傳統建築文化 在 中國建築結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早期中国建筑以夯土为主要承重结构,辅以木构框架作补强。 中国建筑. 基于深厚的文化传统,中国建筑艺术的主要特点包括:突出皇权至上思想和严密的等级 ... ... <看更多>
中國傳統建築文化 在 中國建築結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早期中国建筑以夯土为主要承重结构,辅以木构框架作补强。 中国建筑. 基于深厚的文化传统,中国建筑艺术的主要特点包括:突出皇权至上思想和严密的等级 ... ... <看更多>
中國傳統建築文化 在 中國傳統建築文化 - 求真百科 的八卦
中國傳統建築文化 是2008-1-1由樓西慶著,中國旅遊出版社出版的書籍。定價69.00元。本書是一本關於中國古代傳統建築文化的書,尤其介紹了一些中國大地上具有特色的名勝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