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二,教育局組成的調查小組再次開會討論,高松景與張文昌兩位爆出反同疑慮的委員,是否還適任性平教育委員會、是否應解聘。
而我在今天收到最終的調查結果:
決議 #高松景 與 #張文昌 兩人,均 #不予解聘。
為什麼曾有這麼多反同、違反性平意識的發言,卻不能予以解聘?
因為,他們在發表反同言論時,並 #不在本屆性平教育委員會的聘任期間,不符合臺北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設置要點第五點對於解聘要件的規範,所以就算高松景、張文昌曾有反同的言論,調查小組仍做出不予解聘的決議。。
然而,我比對後發現,這兩位萬年委員在發表反同言論時,也 #同時擔任台北市的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以下言論都是他們在其他屆性平教育委員會任內所發表的言論:
【高松景】
▪️2016/06/21,第六屆性平教育委員會任內,受台灣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高屏辦公室 邀請演講,表示:「不應透過修改民法來改變多數人對婚姻、兩性的價值觀,並且『性教育也不應變調成為同志教育』。......站在教育立場,他認為應該要給孩子正確的『兩性教育』,而不是讓多元性別的社會尊重無限上綱。」(https://bit.ly/2YC0NNt)
▪️2016/08/30,第六屆性平教育委員會任內,表示台大機械系甄試入學試題違反性平教育法遭罰五萬,是「矯枉過正」的做法。(https://bit.ly/2W6BMIy)
▪️2019/06/03,第七屆性平教育委員會任內,受基督教論壇報的訪問表示:「近幾年來,隨著同志運動推波助瀾,大力倡導推動同志教育,多少影響許多第一線教育工作者,誤把『性平教育』等同於『同志教育』或『性教育』。......不應該讓國小低中年級學生太早接觸這些教材,應要依照學生不同年齡層、心智及身心發展需要,在教材內容上做適度調整。」(https://bit.ly/2yA6fpF)
【張文昌】
▪️2013/05/05,第四屆性平教育委員會任內,發表文章質疑教育部同志教學手冊中的內容-「我們無法以標準化的工具來判定一個人是否為同志,而以個人自我認同自己是同志的一份子,就是同志。」,認為手冊內容「不禁讓人質疑『認識同志』、『同志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透過各種方式讓學生與社會大眾自我認同自己是『 同志』?試問,這是教育?還是社會運動呢?」(https://bit.ly/2W6YJvb)
這突顯出兩個問題:
1️⃣ 遴選過程粗糙、偏頗,不具公信力
縱使高松景與張文昌兩人,以往在性平教育委員會任內已有這麼多反同、缺乏性平意識的發言,卻仍能選上本屆性平教育委員會,足見這個 #遴選機制只是走個程序,毫無篩選與把關能力,更無公信力可言。
2️⃣ 不適任委員退場機制形同虛設
兩人都曾有缺乏性平意識的發言,卻因為這些言論發生在前幾屆、而非本屆,所以就無法依法予以解聘,使得 #退場機制淪為一場笑話。
本案兩人已經引發相當大的社會爭議,教育局調查小組卻不予以解聘,我感到相當遺憾,也為之後性平教育委員會的討論過程感到擔憂。
未來,我除了將提案, #加強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不適任委員的退場機制 外,我也會持續要求 #性平教育委員會遴選委員與遴選過程公開透明,並且 #性平教育委員會上網直播。
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就讓大眾一起檢驗,到底性平教育委員會委員們是否有性平意識,到底台北市是不是個重視性別平等教育的城市。
➡️審查小組專案會議成員名單與會議紀錄:https://bit.ly/3mQW8AS
不予解聘 在 蕭曉玲 Facebook 八卦
國立台南啟聰學校長期由「熟面孔」擔任主管要職,他們拉幫結派、長期掌握校務。在連續性侵案的懲處、彈劾結果出來後,失職者竟只是換個職掌,甚至換也不用換!所謂賞善罰惡,在南聰的權力結構之下蕩然無存。
教評會的功能包括聘任、不續聘、停聘、資遣等人事權,不適任教職員該不該解聘,還要過教評會這關。二○○八年,南聰一位許姓導師長期撫摸聽障生胸部,被學生拍下照片,罪證確鑿,行政院性別平等會(簡稱性平會)建議解聘的情況之下,教評會兩次做出「不予解聘」決議,直到人本教育基金會介入才解聘!
掌控教評會與考績會,等同於在校內握有生殺大權,而部分行政主管是這兩個委員會毋需票選的「當然委員」,兩相照應難以撼動。遭彈劾與懲處人員一直待在行政主管位置上,就是以行政的高度和權力,對自己被懲處的後續發展有第一手瞭解,並透過掌控這兩個委員會剷除異己、設停損點。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懲處結果剛出爐,已停職調任教育部中辦的前校長周志岳,竟指示時任訓導主任黃清煌傳真懲處結果,黃清煌也乖乖照辦。而調查校園性平案的「有功獎勵人員」考績丙等也是「尚方寶劍」出鞘的傑作……
詳細報導請看本期周刊!